我国区域科技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和shapley分解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渝琳 [1 ]
林永强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2]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科技; 专业化; shapley值分解;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1.07.004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了揭示区域间科技差距的原因所在,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动态层级式科技发展模型。结合1997-2007年面板数据,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对中国区域科技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发现:(1)R&D研究人员数量和市场结构(市场化指数k)对区域科技发展影响较大;(2)区域间的国家R&D经费投入,研究人员数量以及地方政府的科技拨款对形成区域间科技差异的贡献较大;(3)地方政府的科技拨款对区域间科技差异贡献率有上升趋势,而R&D经费的科技差异贡献率却趋于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012 / 10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会商路线图——省部科技会商制度均衡的政策工具 [J].
何为东 ;
钟书华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9) :1323-1330
[2]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研究——基于中国2001-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 [J].
李平 ;
王春晖 .
中国软科学, 2010, (08) :138-147
[3]   创新型国家科技园发展的战略模式——欧洲国家科技园发展的典型模式研究 [J].
薛二勇 ;
苏竣 ;
何晋秋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1) :67-76+85
[4]   省部科技合作:从国家科技管理迈向“国家-区域”科技治理 [J].
曾婧婧 ;
钟书华 .
科学学研究, 2009, 27 (07) :1020-1026
[5]   中国区域科技差距及其成因研究 [J].
魏守华 ;
吴贵生 ;
唐方成 .
科学学研究, 2008, (02) :287-293
[6]   中国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 [J].
宫俊涛 ;
孙林岩 ;
李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97-109+130
[7]   技术跨越的旋进路径分析 [J].
陈德智 ;
胡代平 .
中国管理科学, 2006, (06) :144-148
[8]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9]   我国省区科技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其政策含义 [J].
魏守华 ;
吴贵生 .
管理世界, 2005, (04) :20-27
[10]   韩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扶持政策 [J].
闵京基 ;
潜伟 .
科学学研究, 2004, (06) :6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