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11
作者
熊君 [1 ]
胡义奎 [1 ]
沈伟 [1 ]
李承晏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神经内科
[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出血; 颈动脉疾病; 血红蛋白A,糖基化; C反应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颈动脉超声测量85例经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颈总动脉中膜厚度(IMT),并根据测量结果分为单纯急性脑出血组28例,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2例及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5例,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hs-CRP、HbAlc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结果对照组、单纯急性脑出血组、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s-CRP和HbAlc分别为(0.78±0.12)、(2.54±0.62)、(3.69±1.04)、(10.39±2.15)mg/L和(4.18±0.32)%、(5.32±0.45)%、(5.78±0.68)%、(6.99±0.74)%。单纯急性脑出血组hs-CRP和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s-CRP和HbAlc水平均高于单纯急性脑出血组(P<0.05),而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组hs-CRP和HbAlc均高于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hs-CRP、HbAlc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类型斑块相比,软斑患者hs-CRP、HbAlc水平较高(P<0.05)。结论机体炎性反应水平及HbAlc异常可能是引起急性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老年高血压人群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与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J].
芦燕玲 ;
于利群 ;
潘伟琦 ;
梁鑫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01) :26-28
[2]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杨静 ;
张保华 ;
蒋薇 ;
苏建 ;
裘丽红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 (06) :567-569
[3]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hs-CRP的关系研究 [J].
朱海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07) :1084-1085
[4]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J].
王婷 ;
吴卫平 .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 13 (02) :121-123
[5]   急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J].
董智强 ;
曹立梅 ;
陈旭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3 (02) :106-109
[6]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预后及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J].
王锐 ;
周国霞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3, (04) :401-404
[7]   Plasma levels of 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do not correlate with 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J].
Grufman, H. ;
Goncalves, I. ;
Edsfeldt, A. ;
Nitulescu, M. ;
Persson, A. ;
Nilsson, M. ;
Nilsson, J. .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4, 275 (02) :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