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化贫困到能力贫困:论西方贫困观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11
作者
宁亚芳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关键词
道德化贫困; “工具性”贫困; 能力贫困; 多维贫困; 演变;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4.07.013
中图分类号
D57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西方贫困观演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从苏格拉底等区分需求和欲求形成的"以穷为恶"的道德化贫困观开始,之后演变成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义下的"以穷为荣"和文艺复兴以来祛道德化的"以穷为恶"。贫困观的祛道德化肯定了财富积累,从而为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初期产生的"工具性"贫困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原始资本积累和市场经济扩张的进程中,古典政治经济学倡导的"工具性"贫困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导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靠收入标准制定解决绝对贫困的措施。然而,市场经济不断更新着人们对需求的定义,"工具性"贫困观下的单维收入贫困对新环境下社会问题的解释力备受质疑。阿玛蒂亚·森能力贫困理论的提出则标志西方贫困观的根本性转变,能力贫困观以其实现了对贫困本质认知的回归为公众所接受,全球范围内的反贫困也在能力贫困观引致的"革命性"转变后转入多维贫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M].(美) 托尼;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流浪的历史.[M].(法)若兹·库贝洛(JoseCubero)著;曹丹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解读社会.[M].周怡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  
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M].(英)F.A.哈耶克(F.A.Hayek)编;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  
蜜蜂的寓言.[M].(荷)伯纳德·曼德维尔(Mandeville)著;肖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  
贫困与饥荒.[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
[8]  
资本主义的诞生.[M].(英)迈克尔·佩罗曼(MichaelPerelman)著;裴达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  
性经验史.[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  
经济分析史.[M].(美) 熊彼特; 著.商务印书馆.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