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对血浆凝血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许俊堂
胡大一
翁心植
李俊华
肖洁
郑虹伟
朱佐民
崔亮
顼志敏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凝血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0.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溶栓疗法对血浆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37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管是否接受溶栓治疗,于确定诊断后定期从外周静脉采血,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凝血酶修饰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modified,ATM)和D 二聚体(D D)的动态变化。结果溶栓开始2小时后,血浆ATM显著性增加(8580±2459μg/L比2322±1059μg/L,P<005),4小时达峰植(11698±3365μg/L),持续3日以上;血浆D D于2小时即达到峰值(675±241mg/L比259±127mg/L,P<005),维持8小时以上,24小时以后恢复正常。在溶栓组病人,不同采血时刻血浆ATM和D D的平均值呈明显正相关。未溶栓组病人血浆ATM和D D浓度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溶栓疗法激活凝血系统,与血栓溶解的标志物(D D)呈明显正相关。本研究应用的抗栓措施和抗栓剂不足以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早期应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可能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减少血栓再闭塞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