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与GIS的城市可持续性测度与空间比较研究——以东北地区35市(州)为例

被引:10
作者
张琳 [1 ,2 ]
薛冰 [2 ]
鹿晨昱 [1 ]
张黎明 [2 ,3 ]
耿涌 [2 ]
孙露 [2 ,3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可持续性评价; 空间分析模型;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东北地区35市(州)为案例,根据数据源条件,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子系统构建了包含12项指标在内的城市可持续性空间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持续发展指标校正模型,采用AHP分别计算了东北三省35市(州)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及综合发展度与协调度,通过可持续性空间测度与比较,阐析了东北地区35市(州)在可持续发展上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可持续性具有地理空间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以沈阳为代表的转型成功的老工业区和以大连为代表的现代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度较高,而边远地区及处于转型中的老工业城市则相对较低;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明显,对其周边城市的可持续性影响较大;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耦合与转换关系,因此,在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中必须因地制宜,并且要从城市群或经济区等视角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315 +3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J].
曾贤刚 ;
周海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5) :32-39
[2]   基于元指标理论的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J].
鹿晨昱 ;
马忠 ;
张子龙 ;
薛冰 ;
逯承鹏 .
生态科学 , 2012, (01) :63-69
[3]   全球1970—2007年碳排放与城市化关联机理分析 [J].
薛冰 ;
李春荣 ;
刘竹 ;
耿涌 ;
郗凤明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6) :423-427
[4]   甘肃省城市经济低碳度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差异分析 [J].
杨雪梅 ;
石培基 ;
潘竟虎 ;
张胜武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5) :52-58
[5]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3个关键课题与中国转型发展 [J].
诸大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0) :35-39
[6]   关于社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讨 [J].
薛冰 ;
陈兴鹏 ;
张伟伟 ;
耿涌 .
华东经济管理, 2011, 25 (02) :28-32
[7]   区域循环经济调控机制研究 [J].
薛冰 ;
陈兴鹏 ;
张伟伟 ;
耿涌 .
软科学, 2010, 24 (08) :74-78
[8]   中国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比较 [J].
杨冕 ;
陈兴鹏 ;
薛冰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5) :48-52
[9]   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元指标的判定与拓展 [J].
鹿晨昱 ;
陈兴鹏 ;
薛冰 .
统计与决策, 2009, (12) :4-6
[10]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官冬杰 ;
苏维词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5)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