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集成方法的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7
作者
胡彦蓉 [1 ,2 ]
吴冲 [1 ]
刘洪久 [2 ]
李梅 [1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主成分集成方法; 上市公司; 创新能力;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评价,不仅有利于监管部门进行管理,也可以帮助投资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促进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发展。本文选取2009年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主成分、核主成分和主成分聚类三种方法的集成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集成方法能够克服单一方法在评价方面的不足,提高创新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同时,该方法也揭示了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投入密切相关、与行业密切相关、也与各省(市、区)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组合预测模型在能源消费预测中的应用 [J].
索瑞霞 ;
王福林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0, 40 (18) :80-85
[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企业竞争力评价 [J].
倪文 ;
赵彦艳 .
中国商贸, 2010, (17) :49-50
[3]   基于三角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集群式创新优势的测度研究 [J].
郭文杰 ;
李林 ;
叶文忠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16) :112-114
[4]   构建四川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何玉梅 ;
黄晴 .
改革与战略 , 2008, (10) :144-146
[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J].
白俊红 ;
江可申 ;
李婧 ;
林雷芳 .
中国软科学, 2008, (03) :108-114
[6]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企业集团技术创新能力FAHP评价方法 [J].
张立凡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2) :145-147
[7]   基于偏好型DEA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J].
马贤娣 ;
庄宇 ;
安会刚 .
工业工程, 2007, (06) :109-113
[8]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J].
冯岑明 ;
方德英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0) :140-142
[9]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和因子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分析——以广东民营科技企业为例 [J].
黄建欢 ;
刘宏滨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6) :99-102
[10]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DEA综合评价 [J].
赵林峰 ;
周翔 ;
杜宇 ;
谭荔丹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6)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