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偏差、转化机制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被引:8
作者
邵晓
任保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需求结构; 结构偏差; 结构转化; 国民经济素质; 经济增长质量; 机制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考察新中国建立以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变迁历史,分析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偏差,我们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优化趋势,但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反差愈发严重,需求结构也呈现投资需求比重不断增加的偏差。这些结构偏差的形成,一方面与建国以来片面的工业化建设思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结构偏差在短期内虽然不会对经济增长速度构成影响,但最终会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纠正结构偏差,提高国民经济素质,要求转化机制,消除制度性约束,放开要素流动的限制,提高人力资本,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调节收入分配。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与出路 [J].
吴敬琏 .
中国改革, 2008, (02) :8-13
[2]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 [J].
刘树成 ;
张平 ;
张晓晶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12) :15-20
[4]  
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M].郭克莎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5]  
发展的主题.[M].周其仁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