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检测在冠心病、脑梗死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4
作者
王洪刚
机构
[1] 潍坊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凝血; 抗凝; 纤溶; 冠心病; 脑梗死;
D O I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003
中图分类号
R446.1 [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检测在冠心病、脑梗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1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以及8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7例,脑梗死组又分为进展组69例、完全组41例。比较所有入选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脑梗死组Fg、D-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LT、t-P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组、SA组、健康对照组Fg、D-D依次降低,PLT、t-PA依次升高,进展组、完全组、健康对照组Fg、D-D依次降低,PLT、t-PA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脑梗死患者的Fg、D-D、PLT、t-PA水平异常,机体处于高凝血、低抗凝和纤溶紊乱状态,临床上可根据Fg、D-D、PLT、t-PA表达判断血栓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J].
郭倩玉 ;
卢成志 ;
夏大胜 .
天津医药, 2014, 42 (10) :1005-1008
[2]   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J].
文丹 ;
何卫东 ;
王缓缓 ;
陈腾飞 ;
王华新 ;
吴晖 ;
吴天生 ;
邵丹 ;
李明 ;
陈宏杰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 (08) :585-588
[3]   岩藻聚糖改性氧化钛与纤维蛋白原的界面反应研究 [J].
赵安莎 ;
王昭 ;
陈华东 ;
朱晓华 ;
黄楠 .
功能材料, 2014, 45 (14) :14021-14025+14030
[4]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一家系的发病机制分析[J]. 廖昭平,徐思琪,唐沪强,谢怡怡,段秀枝,刘春华,程玥,陈玉华,王德强,罗淼,陶志华.中华医学杂志. 2014 (10)
[5]   丹参酮ⅡA对免疫性血管炎、血小板及凝血活性的影响 [J].
徐筱跃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7) :4201-4203
[6]   白细胞、血小板参数在冠心病及高危人群中的临床价值 [J].
许秀妆 ;
章金灿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07) :891-893
[7]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J].
符丽萍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 (04) :81-82
[8]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观察和护理进展 [J].
张海华 ;
周冬兰 ;
周泽虹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04) :45-47
[9]   ABCD3评分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J].
舒敏 ;
章军建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1 (05) :607-610
[10]   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J].
侯书敏 ;
张东 .
山东医药, 2012, 52 (32)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