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协调度的武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37
作者
聂艳 [1 ]
于婧 [2 ]
胡静 [1 ]
叶宗达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系统协调度模型;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本文利用1998年~2008年武汉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统计资料,从状态、时间两个层面开展了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总体评价,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稳步上升,其中1997年~2002年处于初等集约利用水平,2003年~2007年处于中等集约利用水平,2007年接近高等集约利用状态,综合指数和5个子系统都朝有序方向发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影响较大的为土地利用结构集约和土地利用强度集约两个子系统。2001年、2002年武汉市城市土地复合环境系统协调度为负,系统出现无序化发展的征兆;1997年~2007年,Moran’sI值表明武汉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其中2007年的值最高,空间集聚特征最明显,而2001年的值最低。该结果对指导武汉市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利用方式由低效益、粗放式向高效益、集约化转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34 / 19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县域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影响因素计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姜海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8) :4-10
[2]   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辛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07-915
[3]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罗雄飞 ;
周勇 ;
聂艳 ;
于雷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1) :10040-10042
[4]   基于RS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 [J].
尹君 ;
谢俊奇 ;
王力 ;
张贵军 ;
郭庆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775-782+855
[5]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初探 [J].
王绍艳 ;
陈银蓉 ;
佟香宁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1) :12-17
[6]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邵晓梅 ;
刘庆 ;
张衍毓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85-95
[7]   层次分析法在江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研究中的应用 [J].
周华坤 ;
赵新全 ;
周立 ;
唐艳鸿 ;
刘伟 ;
师燕 .
资源科学, 2005, (04) :63-70
[8]   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J].
赵鹏军 ;
彭建 .
资源科学, 2001, (05) :23-27
[9]  
计量地理学.[M].徐建华;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  
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M].郑新奇著;.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