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新消费的可及性及其实践向度

被引:8
作者
刘敏
机构
[1]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双循环; 新消费; 可及性; 新发展格局;
D O I
10.19503/j.cnki.1000-2529.2021.03.007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消费的可及性可以理解为新消费品与服务的可获得性、价格的可负担性、使用或享用手段与技术的便捷性、与社会伦理及价值观的适配性。作为一个具有多学科内涵的概念,可及性为新消费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构提供了新思路。新消费可及性的现实价值主要通过提升"双循环"的需求链水平、产业链水平和价值链水平等途径实现。提升新消费的可及性,需实现供应链系统从外向依存向自主可控转变,科学技术创新从注重应用创新向应用创新和基础创新并重转变,居民收入结构从哑铃型结构向纺锤型结构转变,新消费基础设施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化发展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20,
[2]  
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丁怡婷;邝西曦;.人民日报.2020,
[3]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8,
[4]  
新零售推动产业链重构.[N].王青;.经济日报.2017,
[5]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N].吴理财;.人民日报.2015,
[6]  
竞争优势.[M].(美) 波特; 著.中信出版社.2014,
[7]  
经济学说史.[M].朱富强;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8]  
公共卫生学.[M].范春; 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9]  
技术、医学与伦理学.[M].(德) 约纳斯 (Jonas;H.)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0]  
经济学原理.[M].(英)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著;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