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

被引:116
作者
谈明洪
吕昌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中国城市规模; 建成区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Pareto公式; 分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1 [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选择19902000年中国城市用地面积位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用地资料,把运用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的位序-规模法则移植到城市用地上,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城市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1)以建成区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拟合曲线的判定系数都在0.95以上;(2)根据位序-规模曲线的形态,中国城市按建成区面积可分为3类:用地面积>200 km2的大城市,50200 km2的中等城市和<50 km2的小城市;(3)城市建成区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有平行向前推进的特点,这为预测我国未来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提供很好的基础;(4)中国位于前200位的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不断增强,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 [J].
蔡运龙 ;
傅泽强 ;
戴尔阜 .
地理学报, 2002, (02) :127-134
[2]   城市形态的分形维数:理论探讨与实践教益 [J].
陈彦光 ;
黄昆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62-67
[3]   城市系统的异速生长关系与位序-规模法则——对Steindl模型的修正与发展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科学, 2001, (05) :412-416
[4]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J].
代合治 .
人文地理, 2001, (05) :40-43+57
[5]   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司有元 ;
徐丽华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1, (02) :51-56
[6]   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地理科学, 2000, (02) :166-171
[7]   帕雷托公式重构及其与城市体系演化 [J].
仵宗卿 ;
戴学珍 ;
杨吾扬 .
人文地理, 2000, (01) :15-19
[8]   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人文地理, 1999, (03) :1-6
[9]   世纪之交的重大话题——我国耕地、粮食与城市土地利用状况 [J].
赵永革 .
城市研究, 1999, (04) :4-11+63
[10]   豫北地区城市体系相关作用的分形模式 [J].
陈彦光 ;
余斌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