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

被引:85
作者
陈桢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度;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07.10.020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一般的经验分析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是较为一致的,工业化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的比重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的演替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并最终达到经济均衡。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比较,并对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变动显著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而且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具有超越第二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衡以及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第三产业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刘涛 .
经济与管理, 2006, (02) :14-17
[2]   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 [J].
王少国 .
当代财经, 2005, (07) :76-81+85
[3]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 [J].
龚玉泉 ;
袁志刚 .
经济学动态, 2002, (10) :35-39
[4]  
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陈桢, 2007
[5]  
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叶飞文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