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重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新理念

被引:13
作者
张志丹 [1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2]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意识形态功能; 政治意识形态; 理念嬗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理念创新是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思想前提。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功能提升的理念嬗变至少需要关涉三个层面:针对意识形态存在样态的"非政治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庸俗化的经济意识形态""非人民性的文化意识形态"的谬误,提出应以坚持党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人本性的经济意识形态、人民性的文化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存在样态;针对中国意识形态功能内涵的窄化和割裂化谬误,提出其内涵扩容与优化应由政治功能与非政治功能的割裂变为政治功能与非政治功能的有机统一,由认识功能与建构功能的割裂变为认知功能与实践功能的有机统一;针对中国意识形态功能定位的依附性、服务性和策略性优先的误读,提出应以主导性、引领性、战略性功能优先,实现战略功能与策略功能的有机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2+159 +159-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4,
[2]  
列宁选集.[M].(苏) 列宁; 著.人民出版社.2012,
[3]  
制度与路径.[M].马耀鹏; 著.人民出版社.2010,
[4]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侯恵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  
意识形态.[M].(英)大卫·麦克里兰(DavdMclellan)著;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  
意识形态的终结.[M].(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8]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9]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 著.人民出版社.1991,
[10]  
哲学原理.[M].(苏)斯比尔金(Спиркин;А.Г.)著;徐小英等译;.求实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