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誉、财富与农村信贷配给——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研究

被引:41
作者
朱喜 [1 ]
马晓青 [2 ]
史清华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配给; 信誉; 财富;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9.08.010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文章使用2006年云南、宁夏近800个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行为。在区分农户的名义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信用社和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偏向富有农户,民间借贷者没有这种偏向,因而其服务的覆盖面远远超过正式机构。两者都重视农户的信誉状况,但信用记录没有实现共享。这些行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4+36 +3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方法比较与实证分析 [J].
黄祖辉 ;
刘西川 ;
程恩江 .
管理世界, 2007, (03) :73-80
[2]   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 [J].
李锐 ;
朱喜 .
经济研究, 2007, (02) :146-155
[3]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一个联立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朱喜 ;
李子奈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3) :37-49
[4]   利率政策、农村金融机构行为与农村信贷短缺 [J].
徐忠 ;
程恩江 .
金融研究, 2004, (12) :34-44
[5]   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 [J].
史清华 ;
陈凯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10) :29-35
[6]  
Farm investment, credit rationing, and governmentally promoted credit access in Poland: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J] . Martin Petrick.Food Policy . 2004 (3)
[7]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rationing constraints in rural credit markets in India [J].
Kochar, A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7, 53 (02) :339-371
[8]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STIGLITZ, JE ;
WEISS, 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 (03) :39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