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接受度的比较分析——以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为例

被引:8
作者
郭跃
汝鹏
苏竣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核能技术; 接受度; 科学家; 公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946 [];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核能技术的应用历来在各国存在广泛争议。2011年3月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对核能技术安全性与可推广性的关注,并争论不休。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析了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从决定因素的角度探讨了造成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差异的原因,并对我国未来的核能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世界上找不到没有风险的能源”——专访美国资深核工程师、三哩岛事件现场主任莱克·巴雷特[J]. 安然. 中国新闻周刊. 2011(11)
[2]   广东省核电公众接受性的研究 [J].
陈钊 ;
孔吉宏 ;
耿明奎 .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S1) :134-137
[3]   核电的公众接受性诊断及对策研究——广东核电公众接受性实证研究 [J].
陆玮 ;
唐炎钊 ;
杨维志 ;
赵宏中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2) :21-23
[4]   核能风险接受性研究 [J].
时振刚 ;
张作义 ;
薛澜 .
核科学与工程, 2002, (03) :193-198
[5]   日本核能公众接受性的变化 [J].
时振刚 ;
张作义 ;
陈飞 .
核科学与工程, 2002, (02) :135-139
[6]   核电的公众接受性研究 [J].
时振刚 ;
张作义 ;
薛澜 ;
KeithFlorig .
中国软科学, 2000, (08)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