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25
作者
赵湘莲 [1 ]
李岩岩 [1 ,2 ]
陆敏 [1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南京审计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空间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空间地理视角,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探索了我国31个省市(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并建立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劳动力、资本存量与第二产业产值的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部分省市间具有正向相关性,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下降,能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下降。此外,研究还发现空间误差模型弥补了普通回归分析可能存在的缺陷,更适合进行分析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J].
于全辉 ;
孟卫东 .
系统工程 , 2008, (06) :68-72
[3]   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再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吴巧生 ;
陈亮 ;
张炎涛 ;
成金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27-40
[4]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动态关系比较研究——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刘畅 ;
崔艳红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4) :34-43
[5]   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动态特征 [J].
刘凤朝 ;
刘源远 ;
潘雄锋 .
资源科学, 2007, (05) :63-68
[6]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赵进文 ;
范继涛 .
经济研究, 2007, (08) :31-42
[7]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李建霞 .
地理科学, 2006, (04) :4385-4391
[8]   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与短期措施——基于12个主要工业行业能源需求的综列协整分析 [J].
王少平 ;
杨继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4) :88-96+207
[9]   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 [J].
林伯强 .
管理世界, 2003, (11) :18-27
[10]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J].
陈书通 ;
耿志成 ;
董路影 .
中国能源, 1996, (12)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