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17
作者
刘立安
郭瑞友
逄世敏
李秀珍
戴淑青
李晓昱
苏莉
孙炜
张国平
机构
[1]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关键词
针刺; 语言训练; 中风; 失语症; 经颅多普勒; 事件相关电位;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6.12.98.liula.047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将58例中风早期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 in,30日为1疗程。并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经颅多普勒(TCD)、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程后5项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改善、中度改善者的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与针刺前后(即刻)脑血流变化呈高度正相关。治疗组(随机选择10例)病人疗程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比较,其中潜伏期在疗程后明显缩短(P<0.01);波幅虽有一定改善,但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刺能够明显改善左侧大脑的血流速度,可作为临床评价和预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指标之一;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缩短可能是治疗机理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256 / 22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脑卒中后基底核性失语特征及针对性语言训练的效应 [J].
孔亚婷 ;
丘卫红 ;
胡昔权 ;
万桂芳 ;
朱洪翔 ;
刘旭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5) :5216-5217
[2]   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障碍的发生及影响因素 [J].
李红玲 ;
刘亚玲 ;
任力 ;
郭非 ;
刘娜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08) :26-28
[3]   双通道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预测研究 [J].
李铁山 ;
李宏 ;
李林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9) :2692-2693
[4]   P300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J].
卢林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2, (11) :488-491
[5]   持续3个月康复治疗对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J].
顾莹 ;
李胜利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7) :956-957
[6]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汉语失语症早期康复的研究 [J].
王荫华 ;
白静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1, (05) :273-274
[7]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的编制与常模 [J].
李胜利 ;
肖兰 ;
田鸿 ;
卫冬洁 ;
秦江天 ;
冯定香 ;
贾革红 ;
陈巍 ;
何怡 ;
张庆苏 ;
李铮 ;
朱丽君 ;
丘卫红 ;
吴卓华 ;
王全兵 ;
朱秀风 ;
雷兵 ;
王娟 ;
朱燕平 ;
王翠萍 ;
陆敏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0, (04) :18-20+49
[10]  
卒中单元[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王拥军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