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威顿耕作方式的实存及其价值评估

被引:5
作者
罗康隆
机构
[1]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
关键词
斯威顿耕作方式; 经济生活差异; 评估指标;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02.02.016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本文认为“现代化”的胜利 ,并不一定会导致人类多元文化并存的终结。相反 ,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地强化了多元文化 ,各民族的经济生活方式不会因此而消失。族际经济生活方式差异并不是简单地等于“先进”与“落后”、“强势与弱势”的线性关系 ,而是包含着其类型与样式系统复合性的综合差异 ,使之构成与其生境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相适应的文化结构逻辑关系。纵然在族群互动中发生了一系列变迁 ,但族际经济生活的差异从文化底蕴中仍然可以看到其经济生活的差异的存在。本文对西南地区从事斯威顿耕作经济生活方式的实存研究出发 ,对其价值进行了评估。这些评估指标的建立对于分析不同类型、不同样式的族际经济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代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试论民族的发展及其度量 [J].
谭明华 .
民族研究, 1992, (05) :1-9
[2]  
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M]. 云南大学出版社 , 陈庆德著, 2001
[3]  
民族学通论[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林耀华主编, 1997
[4]  
文化与进化[M]. 浙江人民出版社[美]托马斯·哈定等, 1987
[5]  
民族学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林耀华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