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形成中的农户作用—— 一个村庄调地过程的个案分析

被引:3
作者
薄伟康
机构
[1]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证; 承包合同; 农民; 李庄; 经济合同; 劳动者; 土地; 土地承包期; 村庄;
D O I
10.13778/j.cnki.11-3705/c.1999.05.01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个村庄调地过程的微观描述,分析了中央出台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如何从一项“被制定的政策”,进入执行状态,成为“被执行的政策”,并发生变通的。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乡村干部、农民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能动行为,使中央政策发生了“情境化偏离”,成为更接近乡村实际的“土政策”,理解并尊重农民对土地制度形成的能动作用的意义在于,我们出台政策应更多地考虑农民的需要,以降低政策执行成本,将好事办办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1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