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罗红波 [1 ]
杨金升 [1 ]
石向群 [1 ]
陈璇 [2 ]
杨期东 [2 ]
机构
[1]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内科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生活质量; 康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54岁以上患者的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中文版简易智能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诺丁汉健康问卷(NHP)对318例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①318例卒中患者中,93例有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9.2%。②认知功能损害组93例,年龄为54~86岁,平均(66±3)岁。<60岁患者中认知功能损害有21例,占22.6%(21/93);≥60岁患者中有72例,占77.4%(72/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2,P<0.05。即≥60岁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发生率高于<60岁患者的发生率。③本组女性患者58例,发生率为50.4%(58/115),男性患者35例,发生率为17.2%(35/2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85,P<0.001,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④本组患者中241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其中93例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表现,发生率为38.6%(93/241),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0±2.8);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148例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4±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P<0.001,即卒中后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NHP和NFDS评分高。⑤采用NHP问卷测定结果表明,认知功能损害组的老年人精力、情绪反应、社交隔离、躯体活动、嗜好、社会交往、与亲属关系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50岁以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J].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02) :171-173
[2]   脑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J].
王拥军 .
中华内科杂志, 2005, (11) :872-873
[3]   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J].
于怀成 ;
石小晶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 (07) :321-322
[6]   生命质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J].
王增珍 ;
周有尚 .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1990, (01) :4-7
[7]  
Long-term cognitive functional limitations post stroke: objective assessment compared with self-evaluations and spouse reports[J] . Kerstin Wendel,Jarl Risberg,Hélène Pessah-Rasmussen,Agneta St?hl,Susanne Iwarss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 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