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必然性及其培育与建构

被引:13
作者
陈志新
胡传明
不详
机构
[1] 南昌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2] 南昌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江西南昌
[3] 江西南昌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0 [政策、政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可能性的最深刻根源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改革的持续深入,则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充分发育。但是,建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决不意味着传统的国家与社会间的对立乃至对抗,而是要实现两者功能的交错与互补,即达到一种国家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权力与自由[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袁祖社著, 2003
[2]  
增量民主与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著, 2003
[3]  
国家与社会[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张静主编, 199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