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探——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5
作者
马晓路
武友德
周智生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特色经济; 产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8 [少数民族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3 ;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但是这些地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民族地区利用优势资源,依据区域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缩小地区贫富差距,增加不发达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攀西资源开发的历史阶段及其评价 [J].
苏春江 ;
王青 .
山地学报, 2004, (S1) :4-6
[2]   攀西地区资源综合开发状况分析及政策研究 [J].
Research TeamSichuan Provincial Science Technology Promoting Research CenterChengdu .
软科学, 2004, (02) :48-51
[3]   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再造 [J].
郑长德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 (09) :1-6
[4]   凉山的特色 [J].
仰协 ;
刘斌 .
四川省情, 2003, (03) :36-37
[5]   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 [J].
李澜 ;
张丽君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 (06)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