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省会城市中心性分析

被引:25
作者
张志斌
靳美娟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兰州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宝鸡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省会城市; 中心性指数; 等级体系; 西部地区;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5.01.004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中心性是反映城市为其以外地区提供服务能力大小的指标,也是衡量城市中心地位高低的重要依据。文章在借鉴国内城市中心性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984年、1995年和2001年西部省会城市的中心性指数;然后,根据不同时期中心性指数的变化,分析其中心地位的消长涨落;根据2001年中心性指数的大小,划分其中心地位的等级体系,并据此对西部省会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组织格局做出初步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与西部开发 [J].
汪一鸣 ;
杨汝万 ;
吴永辉 .
地理学报, 2004, (02) :213-222
[2]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发展方向与产业分工 [J].
方创琳 ;
张小雷 .
地理研究, 2003, (04) :455-464
[3]   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 [J].
周一星 ;
张莉 ;
武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4) :1-5
[4]   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J].
李善同 ;
刘勇 .
城市发展研究, 2001, (03) :1-7+12
[5]   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J].
黄炳康 ;
李忆春 ;
吴敏 .
地理科学, 2000, (05) :411-415
[6]   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的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 [J].
薛东前 ;
姚士谋 ;
李波 .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02) :150-154
[7]   西部大开发要充分发挥城市的先导效应 [J].
徐巨洲 .
城市规划, 2000, (05) :10-14+64
[8]   我国中心城市的近今发展 [J].
林涛 ;
刘君德 .
城市规划, 2000, (03) :26-30+64
[9]   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 [J].
宁越敏 ;
严重敏 .
地理学报, 1993, (02) :97-104
[10]   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 [J].
陈田 .
地理学报, 1987, (04) :30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