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

被引:125
作者
仇立平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阶层; 阶级; 生产资料; 生产要素; 阶级合作;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06.04.002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三种取向或范式,认为中国的社会分层在关系型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主张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阶级理论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并根据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理论对稀缺性的生产要素占有关系的命题作了简要说明;由此形成了当代中国四大阶级:管理者阶级、资本所有者阶级、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和劳动阶级,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管理者阶级和资本所有者阶级;但是承认阶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阶级对抗甚至暴力革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阶级冲突将走向阶级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42+206 +20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M].郑杭生;李路路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转型与断裂.[M].孙立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M].(美)埃里克·奥林·赖特著;陈心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4]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现代社会学理论.[M].(澳)马尔科姆·沃特斯(MalcolmWaters)著;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6]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8]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高〓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
[9]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李强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