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

被引:262
作者
王世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形成背景;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 生态保护与重建; 中国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作为最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 ,日益扩展的土地石漠化 ,正在吞噬着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民众的生存空间 ,已经构成灾害和贫困之源。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 ,是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叠加于脆弱生态地质环境背景上的综合作用结果。它以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为基础 ,以强烈的人类活动为驱动力 ,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 ,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中国西南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而形成的 ,它对喀斯特石漠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构造运动塑造了陡峻而破碎的喀斯特地貌格局 ,古环境演化奠定了石漠化的物质基础。喀斯特地区的人口压力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退化、植被覆盖度锐减、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超载的社会经济压力是导致喀斯特土地石漠化最重要的驱动力。尽管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非常艰巨 ,但仍具备恢复或重建生态环境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
王世杰 .
中国岩溶, 2002, (02) :31-35
[2]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分析 [J].
李瑞玲 ;
王世杰 ;
张殿发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2, (01) :43-47
[3]   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科学目标和执行计划 [J].
袁道先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4) :461-466
[4]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J].
张殿发 ;
欧阳自远 ;
王世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1) :78-82
[5]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状况及生态农业建设途径探讨 [J].
何腾兵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S1) :28-34
[6]   IGCP 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J].
袁道先 ;
蒋忠诚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1) :49-51
[7]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初步研究 [J].
王世杰 ;
季宏兵 ;
欧阳自远 ;
周德全 ;
郑乐平 ;
黎廷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441-449
[8]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重建与农林牧业发展:研究现状与趋势 [J].
蔡运龙 .
资源科学, 1999, (05) :39-43
[9]   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与防治 [J].
林昌虎 ;
朱安国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9, (02) :110-114
[10]   贵州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安裕伦 ;
蔡广鹏 ;
熊书益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3) :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