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形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24
作者
房国坤 [1 ,2 ]
王咏 [3 ]
姚士谋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城市形态; 空间结构; 动力机制;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9.02.007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199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文章在对快速城市化时期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从城市的外延扩展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重组两个方面对我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制度创新、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规划管理等6个角度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当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有所裨益。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124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 [J].
路永忠 ;
陈波翀 .
经济地理, 2005, (04) :506-510+514
[2]   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J].
王新生 ;
刘纪远 ;
庄大方 ;
王黎明 .
地理学报, 2005, (03) :392-400
[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J].
王战和 ;
许玲 .
人文地理, 2005, (02) :98-100
[4]   中国新城市空间现象研究 [J].
朱郁郁 ;
孙娟 ;
崔功豪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01) :65-68
[5]   开发区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其动力机制 [J].
张晓平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 2003, (02) :142-149
[6]   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 [J].
王慧 .
城市规划, 2003, (03) :20-25
[7]   城市形态不是“马赛克”——由浙江省城市兼并现象引发的思考 [J].
徐雷 ;
张晓晓 .
新建筑, 2002, (03) :54-57
[8]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 [J].
吴未 ;
吴祖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S2) :22-23
[9]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 [J].
周一星 ;
孟延春 .
城市规划汇刊, 1998, (03) :22-27+64
[10]   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 [J].
周振华 .
经济研究, 1995, (01)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