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四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

被引:41
作者
王绍武
王日昇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气温; 距平; 寒冷指数; 四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恢复了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秋,冬四季的10年平均气温距平。首先利用近35年(1951-1985年)气温观测对不同强度寒冷事件的气温距平做出估计,然后按事件发生频率定出五百年来每10年寒冷指数,最后转换为对近百年平均气温的偏差。结果表明,过去五百年中,前四百年比近一百年显著偏冷,各季百年平均气温均为负距平,变化于-0.1℃到-0.7℃之间,10年平均气温虽有正距平,但负距平占绝对优势,达到-1.0℃的10年以冬、春为最多,最大负距平(-2.0℃左右)出现在冬季,个别10年(如1650's及1840's)年平均气温距平亦达到-1.0℃。分析表明,在小冰河期不但气温平均值下降,气温变化幅度(方差)也增加,春、秋两季最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J].
王绍武 .
地理研究, 1987, (04) :89-105
[2]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
[3]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M].冯佩芝等 编.气象出版社.1985,
[4]  
中国气温等级图.[M].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所;中央气象台编制;.气象出版社.1984,
[5]  
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M].编辑小组.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
[6]  
气候变迁及其原因.[M].张家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76,
[7]  
气候统计.[M].么枕生著;.科学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