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红利如何生成——基于利益集团和制度分析的视角

被引:3
作者
卢现祥
柯赞贤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改革红利; 利益集团; 中等收入陷阱; 制度体系;
D O I
10.19592/j.cnki.scje.2014.01.002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改革红利生成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就是构建抵御利益集团对经济负面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权力的制约体系并切断权力与利益集团的直接联系,建立公正的政策和制度制定的程序,提高制度质量并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是构建抵御利益集团对经济负面作用的制度体系的三大条件。我国释放改革红利的制度空间还很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构建有限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发展型国家,实现从非直接统治型国家向直接统治型国家的转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防止权贵的市场经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制度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繁荣的治理之道[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梅斯基塔, 2007
[2]  
大繁荣[M]. 中信出版社 , (美) 菲尔普斯, 2013
[3]  
绿色发展 必选之路[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 2002
[4]  
经济增长的源泉[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美)理查德·R.纳尔森(RichardR.Nelson)著, 2001
[5]  
经济行为与制度[M]. 商务印书馆 , (冰)思拉恩·埃格特森(ThrainnEggertsson)著, 2004
[6]  
利益集团社会[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贝瑞, 2012
[7]  
国家兴衰探源[M]. 商务印书馆 , (美)奥尔森(Olson,Mancur)著, 1993
[8]   制度质量:衡量与价值 [J].
罗小芳 ;
卢现祥 .
国外社会科学, 2011, (02) :43-51
[9]   技术偏向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再考察 [J].
陈宇峰 ;
贵斌威 ;
陈启清 .
经济研究, 2013, 48 (06) :1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