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转型背景下林区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被引:4
作者
鲁莎莎
郑姚姚
吴成亮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林区;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福建省三明市;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4.0003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农民就业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在人多地少等多种因素下,农业自身无法吸纳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才能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利用福建省三明市的12个村84户农民的样本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林区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农户占76.2%。随着林农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林农对身份转变的认识显著提高,非农就业意愿明显增强。家庭人数越多,小孩越少,劳动力流动率就越高。人均林地面积越丰富,林业对劳动力的粘性就越强,林农外出务工的意愿下降。务农收入和农村非农产业收入是农户决定其成员是否流动所参考的重要依据。重视微观层次的户主禀赋、家庭特征、林地禀赋和收入差异,对于促进林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37 / 4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城乡转型背景下农业综合区划研究——以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为例 [J].
鲁莎莎 ;
刘彦随 ;
关兴良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909-917
[2]   劳动力转移对朱鹮保护区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J].
段伟 ;
温亚利 ;
王昌海 .
资源科学, 2013, 35 (06) :1310-1317
[5]   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J].
王成超 ;
杨玉盛 .
地理科学, 2011, 31 (11) :1362-1367
[6]   农地流转中规模经营的适宜度分析——以山东利津县为例 [J].
鲁莎莎 ;
刘彦随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5) :600-606
[7]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J].
黄国华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1) :46-49
[8]   耕地和劳动力禀赋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 [J].
田玉军 ;
李秀彬 ;
马国霞 .
资源科学, 2010, 32 (11) :2160-2164
[9]   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实证分析:配置效应、兼业效应与投资效应——基于2005年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 [J].
李明艳 ;
陈利根 ;
石晓平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3) :41-51
[10]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 [J].
辛岭 ;
蒋和平 .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6)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