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搭便车”现象探究——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

被引:36
作者
肖云
陈涛
朱治菊
机构
[1]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搭便车”现象; 集体行动; 公共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合作社成员在集体行动中不愿付出而坐享其成的"搭便车"现象,这不仅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也使内生型合作组织的形成化为泡影。本文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搭便车"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同时借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提出以下建议: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消除信任危机;引导合作社成员积极争创品牌,积累社会资本;完善相关机制,促使多方利益共同增进。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95 +95-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内生型”合作社的关键 [J].
曲威威 ;
李云方 ;
卢敏 .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0, (06) :45-47
[2]   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 [J].
吴声怡 ;
陈训明 ;
刘文生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2) :78-81
[3]   搭便车、集体行动与国家兴衰——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述评 [J].
蒋文能 .
学术论坛, 2009, 32 (11) :75-79
[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悖论 [J].
黄胜忠 .
中国老区建设, 2009, (02) :15-15
[5]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基本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孔祥智 ;
史冰清 .
农村经济 , 2009, (01) :3-9
[6]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 [J].
陈合营 .
理论导刊, 2007, (05) :73-76
[7]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J].
马彦丽 ;
林坚 .
经济学家, 2006, (02) :40-45
[8]   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 [J].
赵鼎新 .
社会学研究, 2006, (01) :1-21+243
[9]   市场经济下农民合作能力的探讨——兼答蒋国河先生 [J].
贺雪峰 .
探索与争鸣, 2004, (09) :18-21
[10]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J].
贺雪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