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城市群差异性及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22
作者
张鑫 [1 ,2 ]
沈清基 [3 ]
李豫泽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同济大学
[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国十大城市群; 差异性; 空间结构特征; Theil指数; Mono指数;
D O I
10.16361/j.upf.201603004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采用2000年至2013年中国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Theil指数和Mono指数对十大城市群的差异性及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描述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与群内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分布呈非均衡状况,东部沿海城市群存量规模优势明显,但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大中小城市经济规模悬殊、产业协调和互动不够;内陆城市群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城市群集聚效应还停留在经济集聚阶段,人口集聚相对滞后;单中心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以集聚效应指导城市群规划发展;发挥城市群集聚的正外部性效应;提高城市群系统的通达性;实现城市之间由产业竞争转变为产业互补;处理好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关系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以集聚效应指导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J].
张鑫 ;
李豫泽 .
北京规划建设, 2014, (05) :58-61
[2]  
城镇化为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J]. 樊杰.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4 (02)
[3]   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张浩然 ;
衣保中 .
经济评论, 2012, (01) :42-47+115
[4]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 [J].
方创琳 .
地理科学, 2011, 31 (09) :1025-1034
[5]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 [J].
顾朝林 .
地理研究, 2011, 30 (05) :771-784
[6]   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 [J].
覃成林 ;
周姣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2) :7-12
[7]   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J].
肖金成 .
经济学动态, 2009, (12) :70-74
[8]   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 [J].
方创琳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4) :1-6
[9]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重心轨迹特征比较 [J].
王伟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3) :20-28
[10]   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叶玉瑶 .
城市规划, 2006, (01) :61-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