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hs-CRP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陈林芳 [1 ]
丁新生 [1 ]
田向阳 [2 ]
赵卫东 [1 ]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超敏C反应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依达拉奉;
D O I
10.14053/j.cnki.ppcr.2011.05.018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患者血清中NSE、hs-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组患者血清NSE、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NSE、hs-CRP含量升高,其含量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脑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依达拉奉可以降低NSE和hs-CRP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脑损害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80 / 38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欧阳锦华.中国医药. 2010 (09)
[2]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IL-6、IL-13及ET-1表达的影响 [J].
何国美 ;
戴薇 .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06) :1043-1044
[3]   依达拉奉对大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期的影响及作用 [J].
樊游掌 ;
谢建军 ;
苏怀庆 ;
沈华 ;
邵强 .
中国临床医学, 2010, 17 (01) :98-100
[4]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观察 [J].
侯爱琴 ;
薛鸿群 ;
郭宏博 .
临床医学, 2010, 30 (02) :50-51
[5]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J].
贾春红 ;
张鸿 .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9, 12 (01) :11-12
[6]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 宋志秀.中国医药. 2008 (08)
[7]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史宝和 ;
陈晓红 .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8, (03) :144-145
[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J].
樊小松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 (05) :28-29
[9]   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 [J].
朱树花 ;
王翠兰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 (16) :1620-1621
[10]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J].
何旭东 ;
程伟进 ;
戴圣伟 ;
吴绍长 ;
程英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 (05) :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