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语言行为的社会文化解读——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个案

被引:12
作者
刘玉屏
机构
[1] 绍兴文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称谓习惯;
D O I
10.16027/j.cnki.cn31-2043/h.2008.03.017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适应城市生活环境的需要促使农民工积极学习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语库得以扩容;对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依赖引致农民工老家话的存用;对城市文明的向往使得农民工的语言使用和言语交际策略都表现出一定的城市趋同倾向;语言生活的复杂化、城市文明的熏陶以及融入新生活的渴望带给农民工比较开放的语言态度;乡村社会和城市社区言语行为规范的双重制约,使得农民工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都表现出一定的二重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男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功能配置及竞争 [J].
丁崇明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 (01) :44-50
[2]   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 [J].
王毅杰 ;
童星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2-48
[3]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5]  
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M]. 语文出版社 , 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 2006
[6]  
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M]. 民族出版社 , 王远新著, 2002
[7]  
社会语言学译文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祝畹瑾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