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边界研究

被引:3
作者
彭清辉
曾令华
机构
[1]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资边界; 公共物品; 效率; 社会福利;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09.11.060
中图分类号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由于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社会属性是基础设施的本质属性。现有的关于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边界的研究只考虑基础设施的技术经济属性,忽视社会属性,从而较多地关注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问题,而较少考虑福利问题。因此,首先应根据基础设施的社会属性,主要是该类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分类,然后在各类项目中再结合其经济属性和技术属性来决定政府投资边界。我国基础设施可分为体现社会公平的公益性项目、体现控制力的基础设施项目、风险分担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和前期开发型基础设施项目四类。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68+128 +1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公共品供给机制:作用边界变迁及影响因素 [J].
樊丽明 ;
石绍宾 .
当代经济科学, 2006, (01) :63-68+126
[2]   公共项目民营化及其有效边界的新认识 [J].
于国安 .
经济问题, 2005, (07) :9-11
[3]   公共设施与服务的供给:民营化及其有效边界 [J].
冯云廷 ;
张素芬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0, (01) :48-51
[4]   DIAGRAMMATIC EXPOSITION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J].
Samuelson, Paul A.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5, 37 (04) :350-356
[5]  
Institutional op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Infrastructure .2 Kessides Christine. World Bank Discuss Paper212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