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北京市与长三角地区的比较分析

被引:57
作者
汪德华 [1 ]
江静 [2 ]
夏杰长 [1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升级; 融合发展;
D O I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0.02.013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影响其升级有两个重要原因:制造业企业内部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的分离降低了企业的装置成本并有助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化的专业分工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并且在产业关联度上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历史经验表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不断地投入现代服务业所内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使整体产业结构不断向"软化"趋势调整。通过利用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地以及全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比较,北京是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较多地利用外部服务业的地区;利用北京等四地2000~2005年的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计量检验表明在四地外部服务业的发展都将有利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中,北京市的服务业增加值提高1个百分点,将使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0.648个百分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 [J].
刘志彪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36-44
[2]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顾乃华 ;
毕斗斗 ;
任旺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14-21
[3]   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 [J].
陈立敏 ;
谭力文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5) :30-37
[4]  
竞争论[M]. 中信出版社 ,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 2002
[5]  
财富的分配[M]. 商务印书馆 , (美)克拉克(Clark,J.B.)著,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