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被引:53
作者
李海明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法; 劳动者; 从属性; 雇员; 工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改革中,制度化的"工人"逐渐弱化,契约化的"雇员"迅速强化,劳动者身份认定以"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分步入司法实践,却出现了法律制度上的劳动者与社会观念上的劳动者错位的现象,劳动关系理论的偏差与劳动者理论的缺失凸显出来。从域外理论发展来看,无论从属性理论,还是独立合同人理论,均不拘泥于合同形式;无论经济上的从属性理论,还是半依附性理论,均着眼于探究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且不断纠正制度与观念之间的偏差,并有放宽劳动法上劳动者之趋向。深究从属性或依附性的逻辑可见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本质为工人(产业受雇人)。厘定我国劳动者从属性理论,应该祛除合同理论的干扰,把握劳动者的本质,进而在具体的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制度以及劳动程序制度中塑造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附补贴公益劳动组织者对参加者之伤亡赔偿责任 [J].
李传海 .
人民司法, 2010, (08) :83-85
[3]   《劳动合同法》中“用工”内涵及效力探析——兼谈《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文的修改 [J].
何伦坤 .
理论月刊 , 2010, (04) :96-98
[4]   劳动法上劳动者概念之研究 [J].
侯玲玲 ;
王全兴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 (01) :67-74
[5]   论劳动关系的异化——兼论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J].
李长健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68-71
[6]   劳务关系也应由《劳动法》调整 [J].
王飞 .
法学, 1998, (01) :65-65
[7]   试论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J].
龚建礼 .
法学研究, 1984, (01) :10-14
[8]   认真学习刘少奇同志有关劳动法的论述 [J].
陈文渊 .
北京政法学院学报, 1980, (02)
[9]  
法国劳动合同法概要.[M].郑爱青; 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0]  
社会法评论.[M].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曾宪义;关怀;贾俊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78-7-300-11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