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政策与机制——来自中国四个产业的实证

被引:10
作者
王刚 [1 ]
李显君 [2 ]
章博文 [2 ]
孟东晖 [2 ]
高歌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部
[2]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机制; 产业创新系统; 案例研究;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5.04.001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鉴于主流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产业规模大但创新能力低的现象,以及国内学术界对创新政策与机制缺乏整合研究的缺陷,本文基于产业创新系统视角,以建立理论为目标的案例研究方法,辅助以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自主创新政策与机制理论框架;选择中国汽车、家电、航天和计算机为案例研究产业,进行大样本数据调研,对所提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创新政策对创新有正向作用,其中政府采购政策的正向作用最大;创新政策对创新机制有正向作用,对激励机制的作用比对运行机制的作用更为显著;创新机制对创新有正向作用,且激励机制的作用大于运行机制,而物质激励大于非物质激励。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我国汽车产业区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J].
李显君 ;
董本云 ;
徐可 .
汽车工程, 2009, 31 (09) :893-899
[2]   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演变与绩效实证研究(1978-2006) [J].
彭纪生 ;
孙文祥 ;
仲为国 .
科研管理, 2008, (04) :134-150
[3]   新时期我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解读——以财政政策为例 [J].
柳卸林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77-182+226
[4]   科技自主创新中的激励制度构建 [J].
丁恒龙 ;
朱悦怡 .
商场现代化, 2006, (35) :63-64
[5]   国外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关政策 [J].
胡志坚 ;
冯楚健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01) :22-28
[6]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J].
尚勇 .
中国软科学, 2005, (07) :1-3
[7]   基于演化范式的技术创新政策理论 [J].
金雪军 ;
杨晓兰 .
科研管理, 2005, (02) :55-60
[8]   OECD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及其意义——从理论走向政策 [J].
李正风 ;
曾国屏 .
科学学研究, 2004, (02) :206-211
[9]   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 [J].
路风 ;
慕玲 .
管理世界, 2003, (12) :57-82+155
[10]   技术创新政策理论的研究评述 [J].
余志良 ;
谢洪明 .
科学管理研究, 2003, (06) :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