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输入分析

被引:19
作者
黄晓芬 [1 ]
诸大建 [2 ]
机构
[1] 上海市综合经济研究所
[2]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物质流分析; 环境影响; 资源生产率; 上海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对区域或城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输入分析,可以判断可持续发展所处的状态,进而为区域或城市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利用物质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欧盟指导原则,分析了1990-2003年间上海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总需求和资源生产率等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巨大的物质总需求和直接物质消耗给上海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②1996年上海市的资源生产率是全国的1.22倍,但2000年日本的资源生产率是上海市的36倍;③影响上海市的物质总需求或者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和制度能力。在上述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在2020年之前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于输入端的减物质化和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研究与开发以及制度能力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C模式: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 诸大建,臧漫丹,朱远.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06)
[2]   循环经济的对象-主体-政策模型研究 [J].
诸大建 ;
黄晓芬 .
南开学报, 2005, (04) :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