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组织表决机制发展中的中国话语权提升

被引:9
作者
蔡高强
机构
[1] 湘潭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组织; 表决机制; 中国话语权; 规则主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3.9 [国际组织法]; D822.3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030207 ;
摘要
国际组织表决机制在其长久的演化中表现出新的样态。表决分配机制将以平权与加权分配并重,而表决集中机制将以多数表决通过为主导,协商一致因其低对抗性的特点或将是未来的主流选择。但现有表决机制不仅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大国地位形成挑战,还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面临现实挑战,并将制约着规则制定中的中国话语权。对此,中国应以大局为视角,以微观为切入点,于现有规则体系之内,强化自身实力并将实力转化为切实的话语影响力;于规则体系之外,寻求建立符合和平共赢理念的新表决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弃权还是否决——中国如何在安理会投票中表达反对立场 [J].
漆海霞 ;
张佐莉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5) :101-123+159
[2]   世界贸易组织协商一致决策机制的问题与改革 [J].
伍穗龙 .
求索 , 2012, (06) :246-248
[3]   论“协商一致”表决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J].
李化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1) :114-117
[4]   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政治提案及其表决 [J].
李莉 ;
孙晴蔚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9, 16 (03) :106-112+128
[5]   集团协商表决制:国际组织表决机制的新思路 [J].
田曼莉 ;
陈元芳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60-66
[6]   向共进国际法迈步 [J].
易显河 .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 (01) :55-68
[7]   IMF表决制度: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及其改革策略 [J].
黄梅波 ;
赵国君 .
广东社会科学, 2006, (06) :37-42
[8]   联合国投票变化与国家间关系(1990004) [J].
朱立群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04) :49-54+5
[9]   欧盟对外政策的决策机制与中欧合作 [J].
郭关玉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2) :221-225
[10]   中国加入国际组织建设的“理论缺失”思考 [J].
潘一禾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3) :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