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收敛性测度——基于创新与效率的视角

被引:102
作者
苏治
徐淑丹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技术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将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创新与技术效率,使用199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结合数据包络多期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考察中国经济在技术要素作用下的发展路径及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近2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技术效率贡献度不高,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技术进步有效性的真实驱动力;行业的持续增长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改进,而当技术创新或改进低迷甚至停滞时,技术效率提升体现为对技术创新的替代和互补,以维持技术进步的有效性。垄断程度高的行业的技术效率提高主要依靠资本积累,竞争性强的行业的技术效率提高主要依靠组织管理效率改善。只有各行业均衡发展,才能形成更广泛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改进,保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5+205 +20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2]   企业异质性、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 [J].
简泽 ;
段永瑞 .
管理世界, 2012, (08) :15-29
[3]   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7) :5-14+25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 [J].
章祥荪 ;
贵斌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111-122
[5]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 [J].
王争 ;
郑京海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06, (11) :48-59+71
[6]   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 [J].
陈勇 ;
唐朱昌 .
经济研究, 2006, (09) :50-61
[7]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J].
袁志刚 ;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3, (07) :59-66
[8]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 [J].
郭克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3) :60-71+204
[9]  
经济增长[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伯特J.巴罗(RobertJ.Barro), 2000
[10]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in African Manufacturing Firms[J] . Simon Baptist,Francis Teal.World Developmen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