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效应与跨国界经济合作的地域模式——以东亚地区为例

被引:71
作者
汤建中
张兵
陈瑛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边界效应; 次区域经济合作; 地域模式;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2.01.003
中图分类号
K928.1 [疆界];
学科分类号
0705 ;
摘要
边界是划分不同政治实体及其管辖地域的政治地理界线。国际边界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屏障和中介两种效应 ,并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从跨国界经济合作的角度 ,可划分出封闭型、半封闭型和开放型等边界类型 ,不同的边界类型对跨国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不同。边界效应在空间维上是可变的 ,通过空间扩散向腹地外延。文中图示了核心腹地、紧密腹地和边缘腹地三种类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推动下 ,开放型边界逐渐增多 ,跨国界次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发展 ,成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以边界经济合作发展迅速的东亚地区为研究样本 ,提出了边界跨国界经济合作的 3种基本地域模式 ,即通道模式、贸易口岸模式和开发区模式 ,并探讨了各自在边界经济合作中的发展内涵及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初探 [J].
汤建中,丰东升 .
世界地理研究, 1994, (01) :23-30
[2]   “增长三角”——东亚一体化的适宜途径 [J].
汤敏 ;
陈德照 .
世界经济译丛, 1993, (01) :48-49
[3]  
一国两制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研究.[M].叶舜赞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4]  
澜沧江下游开发整治与中老缅泰国际经济合作区建设研究.[M].郭焕成;郭来喜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5]  
亚洲增长三角经济合作区研究.[M].魏燕慎主编;.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6]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亚太经济合作.[M].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浙江省亚太研究所编;.时事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