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形态演变浅析——以山西梁村为例

被引:41
作者
王晓薇 [1 ]
周俭 [2 ,3 ,4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古村落形态演变; 村落选址; 聚落肌理; 公共场所; 民居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运用形态学的方法,探讨山西梁村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村落选址、聚落肌理、公共场所和民居形态四个物质要素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然环境、传统习俗、民俗活动、地域文化、产权变化等相关因素与物质空间演变的内在关系,总结演变过程中的积极、消极因素。以期对传统村落在今后的发展中,既满足新生活需求,又传承和体现当地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传统村落形态的量化研究 [J].
张杰 ;
吴淞楠 .
世界建筑, 2010, (01) :118-121
[2]   古村落历史建筑产权悖论的多维解析——以浙江省古村落保护规划为例 [J].
张杰 ;
庞骏 .
规划师 , 2008, (05) :56-60
[3]   西递村落形态空间结构解析 [J].
王浩锋 ;
叶珉 .
华中建筑, 2008, (04) :65-69
[4]  
模式与动因.[M].梁江; 孙晖;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