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42
作者
杨振寅
苏建荣
罗栋
李正红
陈晓鸣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进展; 展望;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7.04.020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干热河谷因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而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难点,且一直是生态恢复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干热河谷的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植被恢复历史、恢复目标、植被种类筛选、恢复技术、人工植被生态评价等方面概括总结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应予重视或优先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研究.[D].郎南军.北京林业大学.2005, 04
[2]  
川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区森林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费世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 02
[3]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人工林土壤肥力比较研究 [J].
李昆 ;
张昌顺 ;
马姜明 ;
郑志新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5) :574-579
[4]   云南干旱河谷150年来的植被变化研究及其对生态恢复的意义(英文) [J].
MOSELEY Robert K ;
唐亚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6, (05) :713-722
[5]   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地植被恢复区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研究(英文) [J].
罗辉 ;
王克勤 .
生态学报, 2006, (08) :2432-2442
[6]   元谋干热河谷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人工林天然更新初步研究 [J].
马姜明 ;
李昆 ;
张昌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365-1369
[7]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J].
马姜明 ;
李昆 ;
郑志新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1) :84-89
[8]   干旱和干热河谷及其植被恢复 [J].
马焕成 ;
曾小红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4) :52-55
[9]   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退耕还林区造林树种选择 [J].
张春华 ;
李昆 ;
崔永忠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1) :20-23
[10]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赤桉林群落结构 [J].
王克勤 ;
郭逢春 ;
贺庭荣 ;
王建文 ;
李金洪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4, (04) :37-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