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嫉妒到怨恨——论中国社会情绪氛围的一个侧面

被引:74
作者
成伯清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嫉妒; 怨恨; 怨恨批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任何一个社会不仅具有特定的客观结构和发展水平,也有独特的精神风气和心态,会有自己的情感律动。中国社会的转型,可以视为一个政治激情转化为利益追求的过程,但是利益并未彻底驯服破坏性的激情。从改革初期的嫉妒成风到目前重重郁积的怨恨,我们的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情感基调的演变。嫉妒作为竞争的动力,曾经发挥了特有的历史作用。但随着利益格局相对固定化、社会差异显明化和向上流动机会受到钳制,加之社会性伤害的存在,怨恨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情绪氛围。社会结构性产物——怨恨的一个不良后果——怨恨批评随之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舍勒的心灵.[M].(美) 弗林斯; 著.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断裂.[M].孙立平;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嫉妒与社会.[M].(奥)赫尔穆特·舍克(HelmutSchoeck)著;王祖望;张田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  
欲罢不能.[M].张成扬著;.学林出版社.1999,
[5]  
价值的颠覆.[M].(德)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著;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