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条件探索

被引:37
作者
金灿荣 [1 ]
赵远良 [2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新型大国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关系; 竞争性议题; 中国外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371.2 [];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中美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中美双方的政治定位进行了多次调整,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目前最新的一次定位,旨在对历史上大国冲突的问题做出正面回答,避免两国跌入"修昔底德陷阱"。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中美关系出现了两国在地区领导权、中国军事现代化、航天与电子及网络领域、产业升级、海洋战略、政治多元、发展模式以及战略互信等八个方面进行竞争的新问题,但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方面却存在诸多可资利用的有利条件。在主体性条件上,中美既是超大型国家,也是文明型国家,这使得中美两国在性质上不同于历史上出现的新兴大国与现存大国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在客观性条件上,其历史性、技术性和时代性条件将起到维持中美关系稳定的作用;在中美双边特性的条件上,中美之间的紧密关系具有了共同演进的基础。作者认为,如果中美两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且路径选择得当,成功构建两国间的新型大国关系是可能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8+156 +156-157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论中国.[M].(美) 基辛格 (Kissinger;H.A.) ; 著.中信出版社.2012,
[2]  
当中国统治世界.[M].(美) 雅克; 著.中信出版社.2010,
[3]  
结交一言重 相期千里至.[M].倪世雄;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王立新;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M].(美) 麦克莱伦第三; (美) 多恩; 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6]  
国家间政治.[M].(美) 摩根索 (Morgenthau;H.J.)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罗马史随想.[M].林国荣; 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
[8]  
中美关系史.[M].陶文钊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9]  
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M].(美)路易斯·哈茨(LouisHartz)著;张敏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  
国家与市民社会.[M].邓正来;[美]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