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高新技术产业成长

被引:57
作者
储德银 [1 ]
张同斌 [2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高新技术产业;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3.11.007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首先建立了面板(panel data)形式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在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影响下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结论表明:自主研发支出在长期和短期内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引进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影响时滞正逐步缩短,其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出的促进效果逐渐显现。然后,本文又进一步按照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大型和中型高新技术企业三种情况,分别建立了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冲击下的动态变化路径。从波动的程度来看,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受到冲击后波动程度最大,其次是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而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波动程度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113 +1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研究 [J].
李光泗 ;
沈坤荣 .
财经研究, 2011, 37 (11) :39-49
[2]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基于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的微观考察 [J].
周新苗 ;
唐绍祥 .
财贸经济, 2011, (04) :104-110
[3]   自主创新、国外模仿与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 [J].
易先忠 ;
张亚斌 ;
刘智勇 .
世界经济, 2007, (03) :31-40
[4]   中国企业从技术获取到自主研发的模式研究 [J].
谢富纪 .
科研管理, 2004, (S1) :88-92
[5]   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J].
朱平芳 ;
徐伟民 .
经济研究, 2003, (06) :45-53+94
[6]   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 [J].
杨德林 ;
陈春宝 .
中国软科学, 1997, (08) :105-110
[7]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8]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Convergence, and Growth[J] . Robert J. Barro,Xavier Sala-i-Martin.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 1997 (1)
[9]   Technology imports and R&D efforts of Korean manufacturing firms [J].
Lee, 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6, 50 (01) :197-210
[10]  
The rel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import and domestic R&D[J] . Jong Bum Kim,Charles T. Stewart.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