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转型何以激发企业创新?——基于制造业劳动力多样性的解释

被引:45
作者
邓悦
蒋琬仪
机构
[1]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智能化转型; 劳动力多样性; 企业创新; 制造业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成为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运用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将劳动力多样性作为机制变量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创新效应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智能化转型能显著激发企业创新。将教育多样性、来源地多样性、性别多样性、年龄多样性等劳动力多样性变量作为机制变量进行机制检验发现,智能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劳动力教育多样性和来源地多样性,促进劳动力知识与文化交流碰撞,从而推动企业创新。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力多样性的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东中部地区企业更加显著。为此,要警惕“就业极化”现象,加大对中等技能人群的培训和补助,同时提升企业和地区开放水平,加速人才自由流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人工智能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J].
徐晓雯 ;
张秀婷 ;
王梦迪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6 (05) :150-156
[2]   人工智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问题与对策 [J].
郭朝先 ;
方澳 .
广西社会科学, 2021, (08) :8-17
[3]   工业机器人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的调查 [J].
邓仲良 ;
屈小博 .
改革, 2021, (08) :25-37
[4]   智能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就业广度和强度的分析 [J].
周广肃 ;
李力行 ;
孟岭生 .
金融研究, 2021, (06) :39-58
[5]   劳动力流动与企业创新 [J].
戴蕙阳 ;
施新政 ;
陆瑶 .
经济学报, 2021, 8 (01) :159-188
[6]   人工智能时代就业信息不对称分析及规避策略 [J].
程旭 ;
睢党臣 .
宁夏社会科学, 2021, (01) :120-127
[7]   工业机器人、工作任务与非常规能力溢价——来自制造业“企业—工人”匹配调查的证据 [J].
余玲铮 ;
魏下海 ;
孙中伟 ;
吴春秀 .
管理世界, 2021, 37 (01) :47-59+4
[8]   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 [J].
隆云滔 ;
刘海波 ;
蔡跃洲 .
中国软科学, 2020, (12) :56-64
[9]   机器人能否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机制与事实 [J].
李磊 ;
徐大策 .
产业经济研究, 2020, (03) :127-142
[10]   人口老龄化与技术进步:凛冬将至吗——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证据 [J].
邓翔 ;
张卫 ;
万春林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9, 34 (06)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