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根区微生物分解小麦残体产生的化感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56
作者
马瑞霞
刘秀芬
袁光林
孙思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秸杆腐解; 化感物质; 化感作用; 生物检验; GC-MS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取小麦根区土壤微生物于不同pH(5,7,8)条件下,在室内腐解成熟期麦秸。对不同时间提取物做生物活性检验,部分样品进行GC-MS测定。结果表明:酸性提取液对小麦,玉米种子萌发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强弱与腐解时间有关。第1天的提取物对小麦、玉米根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第2周的提取物,以pH7时对小麦抑制最强,萌发率为零。第4周提取物pH8(A)对小麦不但无抑制作用,反而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H5(B)和pH7(B)样品对玉米的根和芽也表现出明显的刺激作用,差异显著性分别为P<0.01和p<O.05。GC-MS鉴定结果表明:抑制作用强的样品中,含有较多的酸,酚,醇和酮类化合物;有一定刺激作用的样品中,不含酸类,含氨及氮杂环化合物。选择若干通过GC-MS鉴定的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检验,结果也证明起抑制作用的化感物质主要是酚,酸,醛,酮类化合物;起刺激作用的物质,主要是一些含氮化合物,包括生物碱。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麦秸覆盖夏玉米对其苗期生长发育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初报 [J].
张玉铭,马永清 .
生态学杂志, 1994, (03) :70-72+75
[2]   非致病微生物在植物-病原菌协同进化中的作用 [J].
单卫星 .
生态学杂志, 1993, (06) :54-59
[3]   小麦秸秆的生化他感效应 [J].
马永清,毛仁钊,刘孟雨,刘小京,张玉铭 .
生态学杂志, 1993, (05) :36-38
[4]   论有机肥料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周伯瑜 ;
杨子江 .
生态学杂志, 1992, (03) :55-57+76
[5]  
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俞大绂 编,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