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165
作者
刘满强
胡锋
陈小云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态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难降解性; 金属氧化物; 粘土矿物; 团聚体保护; 土壤生物; 稳定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有机碳的增加不仅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缓解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决定着土壤固定和储备有机碳的能力,对有机碳稳定机制的研究,将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主要包括:(1)有机碳的难降解性;(2)金属氧化物和粘土矿物与有机碳的相互作用;(3)土壤团聚体的物理保护导致的生物与有机碳空间隔离;(4)土壤生物学机制,主要指土壤生物自身对有机碳稳定性的直接贡献。至今,有机碳稳定性的主导机制尚不清楚,但影响因素与生态系统类型、土壤类型、土层深度、土壤管理措施、土壤生物活性及群落组成等有关。作者建议今后研究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时,应同时考虑上述4种机制的综合作用,并加强探索土壤生物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2642 / 26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土壤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J].
刘满强 ;
陈小云 ;
郭菊花 ;
李辉信 ;
胡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2) :152-158
[2]   不同形态有机碳的有效性在两种重金属污染水平下水稻土壤中的差异 [J].
李永涛 ;
戴军 ;
Thierryecquer ;
Ccile Quantin ;
Marc Benedetti ;
Patrick Lavelle .
生态学报, 2006, (01) :138-145
[3]   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 [J].
张国盛 ;
黄高宝 .
生态学报, 2005, (02) :351-357
[4]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J].
周莉 ;
李保国 ;
周广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1) :99-105
[5]   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结构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彭新华 ;
张斌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4, (04) :618-623
[6]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代静玉 ;
周运超 ;
张平究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609-618
[7]  
Stabiliz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ssociation with Minerals or Chemical Recalcitrance?[J] . Robert Mikutta,Markus Kleber,Margaret S. Torn,Reinhold Jahn.Biogeochemistry . 2006 (1)
[8]   Microbial assimilation of plant-derived carbon in soil traced by isotope analysis [J].
Pelz, O ;
Abraham, WR ;
Saurer, M ;
Siegwolf, R ;
Zeyer, J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5, 41 (03) :153-162
[9]   Stocks and humification degree of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as affected by no-tillage on a subtropical soil [J].
Bayer, C ;
Mielniczuk, J ;
Martin-Neto, L ;
Ernani, PR .
PLANT AND SOIL, 2002, 238 (01) :133-140
[10]  
Stabilization mechanism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mplications for C-saturation of soils[J] . J. Six,R. T. Conant,E. A. Paul,K. Paustian.Plant and Soil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