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上海城市能源互联网能源流互联互通信息流共享共治价值流融利融智

被引:4
作者
杨凌辉
黄兴德
张鹏飞
齐晓曼
机构
[1]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能源流; 上海; 互联互通; 信息流;
D O I
10.13770/j.cnki.issn2095-705x.2015.06.006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正>"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基础是万物互联,其作用不是"替代"(-),而是"加上"(+),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思维模式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互联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遵循开放、平等、互联、共享的互联网理念,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流的互联互通、信息流的共享共治、商业模式的融利融智。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296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